作者:倪稼宁
蓝天组(COOP HIMMELB(L)AU)是1968年由沃尔夫·德·普瑞克斯(Wolf D. Prix)、海默特·斯维兹斯基(Helmut Swiczinsky)、雷勒·霍尔兹(Rainer M. Holzer)在奥地利维也纳成立的。1988年,同年,蓝天组在美国洛杉矶开设了第二间事务所。两位合作者相继离开后,蓝天组一直在首席执行官和设计负责人沃尔夫·德·普瑞克斯(Wolf D. Prix)的指导下,在艺术、建筑、城市规划和设计领域开展业务。
1996年,蓝天组被邀请担任意大利威尼斯双年展第六届国际建筑展的奥地利代表。此后,蓝天组一直参与威尼斯双年展,并向世界展示了宝马世界,法国里昂汇流博物馆和广州歌剧院等项目。在许多国际知名机构,如洛杉矶的盖蒂基金会,维也纳的奥地利应用艺术/当代艺术博物馆(MAK)以及巴黎的蓬皮杜中心,蓝天组的作品都作为常设展览进行展出。
目前,蓝天组在19个不同国家拥有50至150名员工,在许多国家已经实现了博物馆、音乐厅、科学和办公楼以及住宅建筑项目的设计。目前,蓝天组正在欧洲、亚洲和中东开展各种项目。
Wolf D. Prix,1942年出生于维也纳,是蓝天组的联合创始人,设计负责人兼首席执行官。他曾在维也纳科技大学,伦敦建筑协会以及洛杉矶南加州建筑学院(SCI-Arc)学习建筑学。他是奥地利联邦建筑师和工程顾问协会、德国建筑师协会(BDA)、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RIBA)和美国建筑学会(FAIA)的成员之一。在建筑师教育方面,他担任过众多国际教学职位,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在维也纳应用艺术大学担任建筑学院院长,大学副校长(2003年至2012年),建筑学教授和Studio Prix教授(1993年至2012年)。
1988年,蓝天组参加了菲利普·约翰逊(P. Johnson)召起在纽约大都会现代美术馆举办的“解构建筑七人展”,被认为是当代重要的先锋派设计组合,蓝天组也因此被冠名为解构主义的代表。在蓝天组设计他们的“成名作”,位于维也纳的屋顶改造项目(Rooftop Remodeling Falkestraße)时,正值解构主义涌动,这个金属与玻璃堆砌的“碎片式”屋顶让人们理所当然地将他们归为解构派。他们与当代许多先锋派设计师有着相识之处,如建筑形态复杂,理论玄奥。
但是,蓝天组的设计思想不能单纯地用“解构主义”来理解。因此,蓝天组对于建筑的“复杂性”的思考和尝试,表达着他们对于未来建筑的探索,希望通过“创新”、“复杂”和“多元化”的建筑语言来表达其对建筑设计的创作态度。
“云”的建筑
蓝天组的设计理念的核心是“云”,以“造云者”自居。“我们给了它这样的名字,不是颜色,是设计的概念,我们的理念是建筑设计能够像云一样变化多端、变化无穷。”蓝天组的建筑打乱了现代建筑依靠笛卡尔坐标与欧几里德几何学建立起的秩序:直角网络被折叠、拆解、扭曲、突变⋯⋯造成了不规整,不确定,动态,碎片或塑态形体,这样的“水晶体”与“云”成为了他们的形态语言。
在中国深圳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展览馆(MOCAPE,2016年)的设计中,蓝天组以“与陆地若即若离的云体”为方案概念,建筑以一朵浮于地面之上的“云体”出现,体量变幻莫测,规整中发生变化,标志性非常强烈。馆内公共空间中从顶面垂下的、流块形态的滤光玻璃锥,充满偶发与不确定的趣味。
对蓝天组来说,对有机或塑态的“云体”塑造已成为他们表现建筑复杂形态的重要手法,借助当代计算机技术,奥地利阿斯滕的PANEUM面包博物馆(2017年)(图6,PANEUM面包博物馆,Markus Pillhofer)和法国里昂的汇流博物馆(2014年)(图7-8,法国里昂汇流博物馆,谷得网)错综复杂的形态展示了他们“造云”的能力。另一方面,他们又强调形态内容的异质性,如深圳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的形态塑造,将有机形体融入到了常规形态中。
开放的建筑
蓝天组将建筑定义为城市中的“晶体管”(transistor),作为城市的活力单元,认为建筑应向城市开放,通过它们的机能及彼此间的张力联系,使自身与附近城市空间维持活力。Wolf D. Prix解释“开放建筑(Open Architecture)”时说:“20 世纪初到90年代的建筑历史可以解释为一条从封闭空间通往开放空间的道路⋯⋯建立一种没有目标的结构以便让它们可以被自由运用。”
德国德累斯顿的多功能UFA影院中心(1998年)获得了1999 年德国建筑年度奖。这个以交错的几何体量是在原有电影厅基础上扩建而来的。设计之初,蓝天组就将其定义为面向城市的“开放建筑”。建筑中新建的公共空间罩在由玻璃与钢组成的“水晶体”中。而“水晶体”的构思是将这个通透的结构作为一种功能复合的开放媒体:扩展的门厅空间,雕塑感的大阶梯,悬挂在金属网锥体中未作定义、类似酒吧的空间⋯⋯都在“水晶体”中以可视和被透视的方式植入,以便建筑和城市中人们的自由运用。于是,扩建后的影视中心成为了所在地段新的、有活力的城市交往场所,市民们又被吸引来,看完电影后,还能在闹市区继续他们的休闲生活。
“感知”的建筑
“建筑必须燃烧”(Architecture must blaze),建筑会怂恿使用者去占据空间,这是蓝天组的创造原点。在蓝天组看来,人们走进建筑的一刻,情绪应受到冲击,所以建筑应是非常激动人心的。“建筑应是光滑的、坚硬的、不规则的,同时也会是野兽般冷酷的或妩媚多情的⋯⋯”
为捕捉转瞬即逝的灵感,蓝天组的方案草图甚至是闭起眼睛画的,“我们试着从美术、哲学和教育学中寻找适当的方法来进行绘图,其成果是它们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建筑设计图纸了,它们是自然而然地生成”。这种“无意识”草图重新定义了设计过程,它产生的形态是模糊的,但无意识表现源自人的深层知觉,从而摆脱了表层知觉中完形与物体知觉的限制。
“自然”的建筑
“我们所有的设计思路,都采用适合于项目本身的概念,基于气候、方位和经济性资源进行综合考虑。”“针对现实的复杂性,我们以灵活的方式去建造“实用的雕塑。”
蓝天组也是顺应自然的绿色建筑的践行者,在中国大连国际会议中心(2012年)的设计中,建筑与环境关联密切。表皮上的开缝可以保证充足的日光,视线,还有空气进入剧院和各个空间。技术,气候,环境的处理上,尽最大努力整合资源,减少建筑的能耗。具体措施有使用海水取暖或降温,建筑中庭实现自然通风,最少的安装机械通风设备,积极利用日光减少照明能耗,贴着建筑表皮布置恰当的太阳能发电板等。整合各种自然资,将能耗降至最低,从而实现了可持续的建筑设计。
“复杂学”建筑
“复杂的解决方案,易于辨识的、概念清晰的、思路明确的建筑,是对于当下复杂社会更准确更有力的回应。”因此,蓝天组将原本完整、简单的建筑进行“体量解构”,把拥有个性的元素解放出来,以不确定的方式组合,以消解建筑的传统美学形式。复杂状态中的元素既不矛盾又不统一,看似无序的组合却又常构成新的动态“体量”,建立起复杂动态“平衡”。如德国法兰克福的欧洲中央银行(ECB,2014年),为了能创造出一种革新的几何形态,蓝天组用双曲面垂直切割一整个体块,将其挤开和扭转,并在中间设置连接用的玻璃中庭,最终得到一个有着许多层面的复杂几何形体。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建筑外观截然不同:东南面厚重有力,西面纤细多变。
蓝天组最知名的项目包括:维也纳屋顶改造项目(1988年); 德国德累斯顿的多功能UFA影院中心(1998年); 维也纳艺术学院(2005年); 德国慕尼黑的宝马世界(2007年); 美国俄亥俄州的阿克伦美术馆(2007年); 洛杉矶中央地区第九高中和美国洛杉矶视觉和表演艺术中心(2008年); 韩国釜山电影中心(2011年); 中国大连国际会议中心(2012年)和丹麦奥尔堡音乐厅(2014年)。最近已完成的作品有法国里昂的汇流博物馆(2014年);德国法兰克福的欧洲中央银行(ECB,2014年);中国深圳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展览馆(MOCAPE,2016年)和奥地利阿斯滕的PANEUM面包博物馆(2017年)。
Wolf D. Prix 说,“我们写下这样的宣言:以天马行空的想象创造建筑,就像变幻莫测的云彩一样。这是对‘非进行式建筑’理念的一种反对,我们希望通过动态的、富含变化的项目把建筑的边界往前推进。”
自成立以来,蓝天组一直扮演着“叛逆者”的角色,但是对建筑已有观念的颠覆并非其最终目的,通过“造云”的践行,蓝天组不断将开放的、感知的、自然的、复杂的建筑观融入他们的设计实践中,旨在对建筑进行新的诠释。